公司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动态

【国际*】能源草发酵产沼气较新研究进展

【国际*】能源草发酵产沼气较新研究进展

本文针对当前世界能源的利用情况,从能源草的资源收集及培育、原料草种植及收获、原料预处理、微生物接种物类别、发酵条件控制以及气体成分分析等6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随着常规能源的日益枯竭,开发利用新能源无疑是必经出路。能源植物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其中,能源草生物量大并且含有丰富的木质纤维素,通过厌氧发酵将木质纤维素材料转化为热值高的沼气是当前开发生物能源较有前景的方法之一。

1、能源草的资源收集及培育

寻找一种适合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的草本能源植物,需要做大量的收集研究工作,还需利用育种和生物技术对目标植物进行改良,以提高生物质能的转化率和改善转化产品的质量。

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欧洲就已经将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能源植物进行系统筛选与研究,培育出了**型能源草品种,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和开发利用。1984年,美国启动“能源草研究计划”,集中对35种草本植物进行筛选,获得了18种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能源草。欧洲对大约20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进行研究,较终选择了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和芦竹(Arundo donax)4种能源草做更深层次的研究。 

我国地域广阔,植物丰富多样、分布广泛,草本能源植物种类繁多,在能源草种质资源收集筛选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自“八五”期间开始对国产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cles)种质资源进行收集、鉴定和驯化栽培研究,总共收集到7种47份材料。近10年来,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收集包括柳枝稷、芒草、芦竹、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和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hybrid)等各类能源草资源208份。鄢家俊等通过对四川境内岷江流域、青衣江流域和沱江流域**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的收集以及其生物学性状的观察,建议将斑茅作为能源植物进行开发利用。 

如果能源植物细胞壁含有较高的木质素,将会影响其生物质能的转化效率。常瑞娜等克隆得到了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木质素合成的关键酶基因CCoAOMT和4CL,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改良能源植物。芒属能源草转化为生物质能是相对新型的产业,需要育种和生物技术的支撑。对于柳枝稷来说,未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增加高产杂交种的品种数和使用转基因技术提高产量和纤维素含量。 

2、原料草种植及收获

能源草原料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目前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始大量种植能源草。在爱尔兰**过90%的供农业生产的土地都种上了能源草。美国计划到2030年,多年生能源植物所产生的生物质能将占所有生物可再生能源的35.2%。 

能源植物在不同时期收获后,经厌氧发酵产沼气的量不同,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化学组成随生长时间而变化。Lehtomki等研究了收获时期对洋姜(Helianthus tuberosus)、梯牧草(Phleum pratense)-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混合以及草芦等多种能源植物沼气产量的影响,得出随着能源植物的成熟,大多数植物每吨湿重的沼气产量增加。而Massé等研究了柳枝稷和草芦在中夏、晚夏和早秋三个时期收获,厌氧发酵后青贮草料所产生的沼气量变化,得出中夏时收获能源草发酵所产沼气量较高,延迟收获会降低沼气产量。在能源草的整个生长周期中哪些因素影响其沼气产量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3、原料预处理 

由于木质纤维素原料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聚合度,原料转化之前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产品的产出率。预处理的作用主要是改变**纤维的结构,降低纤维素的聚合度和结晶度,破坏木质素、半纤维素的结合层,脱去木质素。预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等。 

近年来,有关能源草发酵预处理的研究较多。邹星星等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在厌氧发酵前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发酵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汽爆压力的增加,累积产气率呈下降趋势。Jackowiak等研究了微波预处理的温度与处理时间对柳枝稷厌氧发酵率的影响,发现只有温度对其有明显的影响。Frigon等研究了冬夏两季收获的柳枝稷经过温度、声波降解、碱化、高压等预处理后发酵产沼气的情况,较终结论为温度、声波降解、高压对冬季收获的柳枝稷发酵产沼气无明显影响,但能提高夏季收获的柳枝稷发酵产沼气量。李连华等研究了蒸汽加热、超声波及冻融对华南地区多年生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 P.americanum)厌氧发酵性能的影响,相比而言,蒸汽加热能够明显降低王草的结晶度,提高沼气产气率。Li等采用热处理和微波对杂交狼尾草进行厌氧发酵预处理,结果表明热处理提高了其厌氧发酵的沼气产量,而微波处理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肖正等利用沼液对巨菌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进行堆沤处理,15天累积产气量为406 ml/TS。 

4、微生物接种物类别

由于在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能源草本身所附着的微生物菌群数量较少,所以在进行能源草厌氧发酵产沼气时需要准备大量的接种物。

产甲烷菌在大自然中分布较广,如新鲜的动物粪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以及腐败的河泥都能满足能源草发酵产沼气的要求。宋立等比较了羊粪、鸭粪和兔粪的厌氧发酵产沼气潜力,得出鸭粪较好,羊粪次之,兔粪较差。刘德江等设定了3个牛粪发酵浓度梯度(总固体物质含量为6%、8%和10%)来研究其对厌氧发酵产沼气中甲烷和硫化氢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为发酵较佳浓度。Xie等设定了1∶0、3∶1、 1∶1、1∶3 和0∶1五个猪粪与青贮草混合比,来研究粪草比对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结果表明1∶1时沼气中甲烷含量较高。 

5、发酵条件控制

厌氧发酵系统的温度、初始pH值以及系统中原料的浓度等因素一直是厌氧发酵产沼气所研究的领域。一般情况下,厌氧发酵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能够较快地进行,因为此时微生物新陈代谢较快,但高温时反应系统稳定性较差。

刘荣厚等以猪粪为发酵原料,研究了室温、中温(37℃)和高温(52℃)对其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初、中期,室温和高温实验组微生物的活性受到影响进而抑制了甲烷化反应,发酵后期高温实验组的日产气量明显**另两组。朱洪光等设置中温组(35±2)℃和室温组为15~33℃研究互花米草产沼气情况,发现互花米草适合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中温组日平均产气率为4.58 ml/(g?d),常温组日平均产气率为2.54 ml/(g?d),差别十分明显。赵洪等设定了7个pH值梯度(5.5、6.0、6.5、7.0、7.5、8.0、8.5),分析了pH值对新鲜猪粪厌氧发酵产气量和产气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pH值6.5组启动较快,pH值7.0组和pH值6.5组的总产气量较高,pH值7.0组的甲烷含量较高,得出发酵体系的pH值为6.5~7.0时可促进厌氧发酵的启动,提高沼气的质量。王晓曼以早熟禾(Poa annua L.)、佛手瓜(Sechium edule)茎叶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茎叶为发酵原料,研究了3种原料的产气潜力,得出早熟禾累积产气量较高,影响产气量的主因素排序为接种量>发酵浓度>碳氮比,影响甲烷含量的主因素排序为接种量>碳氮比>发酵浓度。 

6、气体成分分析

沼气中甲烷及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反映厌氧发酵过程运行状况的重要参数。为使厌氧发酵过程获得较大的生产效率,整个生产过程必须处于较优化的运行参数和环境条件下。目前,沼气成分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奥氏气体分析方法、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热催化元件检测方法和红外检测方法等。


在测量甲烷量程上,热催化元件检测法为0~5%,其余3种的测量量程为0~**;气体成分分析时,奥氏气体分析方法和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还可测定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红外检测方法除了可以测定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外,还可测定硫化氢的含量,而热催化元件检测法则只能测定甲烷的含量;4种分析方法的气体分析时间分别为1 h、30 min、30 s、5 s;总体来看,红外检测方法在各方面优势明显。粗略估算时可以通过观察沼气燃烧的火焰颜色来确定气体中甲烷的含量。

展望  
世界能源问题日益**,迫使各国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缓解国内能源的短缺。我国的能源草转化研究工作也在进行,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需研究工作者的继续努力,以及依靠国家政策推广种植能源草,实现能源草转化产业化,为国家能源问题做出贡献。

来源:微信公众号@沼气工程及其测控技术,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gasanalyzer.cn.b2b168.com/m/

返回目录页